“科技向善”是个新词儿,最近经常见诸于媒体。
在2019年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集团市场与全球品牌主席刘胜义又提出:“科技乐观主义正在被科技谨慎主义所取代,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谨慎的选择。腾讯的选择就是‘科技向善’。”
有人说,“科技向善“像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其实,这种理解是狭隘和无知的。
1
科技若不善良,人类十分危险!
2018年1月,腾讯主要创办人张志东第一次提出“科技向善”。他当时谈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对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其实,“科技”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都在与日俱增。
比如,越来越长的上网时间,导致休息减少,颈椎病、近视率增加;社交媒体的时代,信息如洪水般涌来,甄别有用信息的难度加大,甚至还充斥着谣言。
一些资讯、短视频手机APP为了获利,违规搜集用户的隐私信息,利用人性弱点推荐内容,侵占用户时间,让每个用户都沉迷于算法打造的“牢笼”里。
这些科技带来的危害时刻发生着,更大的危害还在等着我们。
记得,在不久前,有过关于人工智能是帮助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的大讨论。Facebook的扎克·伯格,特斯拉的马斯克,比尔·盖茨,以及已故科学家霍金教授都曾参与过这个讨论。
大家争论不休。有人提出,当时汽车替代马车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认为汽车会导致严重的车祸,带来灾难。如今,谁还会想回到满大街马粪,臭气熏天的时代?
但是用汽车时代去类比人工智能时代是不合适的。
首先,汽车是使用场景单一的工具,并不不是一种普适的技术。而人工智能技术,则会被应用到工业、农业、医疗、零售、家庭等几乎所有场景。这是类似于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汽车不具备“智慧”。它被人类操控才能行走,而人工智能则可以让许多东西具备智慧,并拥有超越人类的能力,可远程操控。这才是人工智能的可怕之处。
比如,汽车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之后实现无人驾驶,它可以被远程操纵,去实施对交通秩序的破坏,对人类的攻击。家里的电器、工厂的机器、机器人等任何设备因智能化而强大,又因智能而存在被远程控制的风险。
在足够多的利益诱惑面前,很多企业都可能违背良知,践踏法律。小到手机APP窃取隐私,推荐广告。大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恶魔机器,利用基因技术生产恶魔动物。
所以,科技向善并非一句可有可无的空话。科技若不善良,人类十分危险!
2
科技向善不要口号,要行动。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被公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危害而停下发展的脚步,否则就成了典型的因噎废食。我们要在发展中守住“善念”,并通过科技的手段去做更多的善事。
首先,将“善念”融入企业经营之中。谷歌曾收购了一家名为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创业公司,但是没过多久却因为担心这家公司的机器人演变为“终结者”而将其卖掉。
据谷歌内部人士消息,他们自己都有点害怕波士顿动力。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摔倒后可以像“终结者”一样站起来,它们可以腾挪躲闪,这些视频公布后引发了人们对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机器人终结人类的担忧。当国内有些公司还在偷窃用户隐私数据,利用算法抢占用户时间,甚至信口雌黄地称“手机通讯录不是个人隐私”的时候,苹果CEO库克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愤怒的批判:
“很少有比隐私更重要的领域,如果我们认为,数据被收集、出售甚至泄露是正常甚至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失去的比数据更多,我们将失去做人的自由。”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更是将“科技向善”看作是企业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
在面对“腾讯因数据不打通而失去竞争机会”的质疑时,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一直强调如何加强用户的数据保护而不是打通数据和唯算法论。如果平台数据过度打通,被用于商业化,那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微信张小龙说,微信不存储用户的聊天记录,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隐私。腾讯CSIG负责人汤道生说,不管是TO B业务还是TO C业务,腾讯一直都保留“用户隐私数据第一”的价值观。
其次,用科技做善事。马化腾说,数字化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腾讯也一直积极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为社会做善事。
比如,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帮助市民缴费、办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筛查癌症;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警方打击网络犯罪;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帮助许多家庭找回丢失儿童。通过语音识别、图片识别技术帮助视障人士使用QQ、微信、腾讯新闻等互联网产品;通过数字音乐、游戏、动漫等技术帮助故宫等文化古迹实现数字化……
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并采取了多项举措。比如,iOS为用户提供无痕浏览模式,并且有智能防跟踪功能,其的目标就是在每天的上网活动中保护苹果的用户。
苹果iWatch提供了精准的心率监测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早期地心房颤动(AF)。
同样,谷歌公司也发布了一个“社会公益AI倡议”项目,包括使用TensorFlow来减少艾奥瓦州的交通事故,以及用增强现实显微镜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完成工作,保护热带雨林和鲸鱼。
谷歌还要用计算机视觉检测癌症细胞,利用眼睛图像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利用AI发现太阳系以外的宜居行星……
显然,苹果、谷歌、腾讯等科技互联网巨头们不仅将善念融入到企业经营中,同时他们还在利用科技去做善事,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不是为了获取金钱,仰仗科技手段将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
正如腾讯副总裁刘胜义在迪拜的AI Everything Summit大会上所讲,只有当科技行业的所有企业和从业者都认可并坚守“科技向善”这一原则,科技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潜力,造福社会。
3
站在人类繁衍法则被打破的奇点上。
有关科技进步是否会导致人类终结的讨论和研究从未停止过,也见诸于许多科学著作、小说、影视作品中。
比如,在《侏罗纪世界2》中,黑心商人利用眼镜蛇、迅猛龙的基因打造出一只暴虐迅猛龙。这只基因变异的恐龙,有超强的智商、敏锐的嗅觉、凶狠的内心,是人类难以战胜的杀人狂魔。
不久前,一则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引发全球医学界、伦理界的震惊,这似乎是《侏罗纪世界2》的翻版。
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一书的最后,他忧虑地预测:科学可能使人类历史终结。因为从250万年前的智人开始,人类的发展都遵从自然选择和达尔文进化论。
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的发展让自然选择法则被打破,由智慧设计法则代替,这包括三大技术:基因工程、仿生工程和无机合成工程。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奇点降临!
第一,基因编译技术,替代了自然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动物的基因,当然也可以设计人类。这可以消灭疾病,同时也可以制造“超人”,打破整个社会秩序,带来灾难。
第二,仿生工程,可以将人类与仿生机器结合打造出特种人。比如,在人类身体中植入芯片;打造大脑与计算机双向接口,能够向人类大脑中读写数据,这意味着不用经过艰苦的学习就能创造一个无所不知的超人。这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第三,无机合成工程,所谈论的正是目前讨论较多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很多方面造福人类,也能被用于打造“机器人杀手”,从而毁灭人类?还可能如霍金预言的那样,人工智能也与人类一样处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范畴,变得越来越强大,具备自主意识,最终不受人类控制。
或许上面的讨论过于宏大叙事,似乎站在了上帝的视角看人类。我们不妨将目光拉回到身边:
科技让我们可以一日千里,科技让我们随时随地的社交、购物、娱乐,科技让我们的寿命越来越长……
但是,我们却因科技变得更加忙碌,变得失去信仰,变得烦躁、孤独、冷漠,变得唯利是图,变得亲情寡淡……
在科技即将改变人类繁衍法则的奇点之上提出“科技向善”,呼吁企业“科技向善”,这显然关乎每一个人的命运,关乎人类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