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互联网
2017-07-03

李严冰:与VMware转型相关

时间: 2017-07-03 编辑:

  “VMware的定位是一个创新性的软件公司,这是VMware的DNA,也是VMware核心竞争力所在。我...

 

未命名

“VMware的定位是一个创新性的软件公司,这是VMware的DNA,也是VMware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虽然希望通过自己的软件来帮助用户通过云计算实现数字革命,但是我们永远是提供软件,不提供终端的云服务。” 李严冰,现任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门总经理,日前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专访时强调,虽然之前VMware曾经涉足过一些直接与云服务相关的业务,但是现在VMware正在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云软件”上。

李严冰,对于众多了解VMware的中国用户,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她从VMware的高级经理一直做到VMware的高级副总裁。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其本人出色的能力成就了其个人事业的成功,但是亦不能否认,那股推动其从一位资深技术人员成长为高阶管理者的力量,还有来自VMware本身在过去一段时间积极寻求变革的自我调整,以及整个IT领域不断前行的技术变革。

从虚拟服务器开始

没人能否认VMware的虚拟机技术为整个IT领域带来的改变:通过虚拟化软件,让计算机服务器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在完成复杂任务的同时分享工作负载。这种对传统IT硬件使用方式的彻底改变,帮助VMware迅速在成立最初的10年当中,成为成长最快的软件公司之一。

但到了2006年前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进入加速通道,传统的IT技术和IT基础架构开始受到空前毁灭性的冲击,服务器、存储等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逐渐加深,利润空间一再被挤压。而云计算本身的特性,也使得未来通过服务的方式获得IT计算和存储能力成为可能,单纯帮助用户实现服务器虚拟化,也面临挑战——虚拟化软件市场也被云计算技术波及。彼时,以技术见长的VMware开始谋划将自身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更广泛的云计算市场当中去。

虽然VMware最广为了解的依然是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和桌面虚拟化软件等,但事实上,当时的VMware已经将自己的虚拟化技术应用延伸到了包括存储、网络等领域,不仅有相应的技术,同时也有一些初期的产品。VMware要做的,首先是明确自己与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关系,定位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而通过整合自身的技术和产品,并寻找到一个更能体现自身优势的方式,进入云计算市场。

“9年多之前,我和我老公说起当时引起整个行业讨论的VMware,觉得这家公司突然就火起来了。因为我们都是计算机博士,我们大概能想象虚拟化是怎么工作的,感觉这个公司的技术太炫了,像科幻小说一样,但是始终不能理解它是具体如何实现的。然后我们就说,那我们加入这个公司吧。” 虽然李严冰觉得这多少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是当时正在谋求通过产品进入云计算市场的VMware公司来说,也正在寻找合适的人,来完成对自身产品的重新定位和梳理。

凭借深厚的软件研发领域工作经验,以及纯技术派出身(李严冰拥有清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李严冰进入VMware公司,担任高级工程经理。此前她已经在Synopsys公司工作9年,负责这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提供商的研发和工程领域的工作。

一年后,李严冰被委以重任,派驻到中国北京,负责筹建和管理中国研发中心,并担任这一组织的总经理。此后,负责领导VMware中国研发团队在虚拟化核心技术(ESX)、vSphere、云计算、以及移动虚拟平台(Mobile Virtualization Platform)等领域的研发工作。正式进入VMware寻求变革的核心区。

虚拟数据中心的云计划

2012年7月17日,帕特·基尔辛格正式被任命担任VMware首席执行官。同年,VMware推出了“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SDDC)”战略,正式宣布从服务器虚拟化厂商向数据中心虚拟化厂商进阶。当时的VMware,事实上已经将未来产品的重点,指向了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最核心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功能,以及之上的主要用于任务和负载均衡调度的操作系统。

此时,已经担任VMware全球副总裁,CPD全球研发及中国研发总经理的李严冰无疑是推动VMware这一战略转型的主要参与者。当时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就是把数据中心所有的传统、物理、硬件的资源进行虚拟化、软件化。”

事实上,更简单地说,可以将VMware的SDDC理解为,数据中心由软件自动控制,硬件配置由智能软件系统维护。因此硬件是被边缘化的,用户可以摆脱物理设备的限制,通过软件来完成复杂的操作。

此后不久,李严冰成为VMware核心三大业务线之一的负责人,掌管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工作,其领导开发的软件定义存储(vSAN)成为VMware实现超融合基础架构和SDDC闭环的关键环节。同年3月,VMware首个软件定义存储产品VMware vSAN正式被推出,这成为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里面最后一个成员。

此刻,VMWare所陆续推出的vShpere服务器虚拟化、vSAN存储虚拟化、NSX网络虚拟化三大产品线,加上SDDC Manager、VMware Cloud Foundation,VMware事实上已经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从产品逻辑上讲,利用VMware Cloud Foundation,用户可以选择vShpere、vSphere原生软件定义的存储平台VMware vSAN和NSX来实现一种超融合基础架构,以完成对底层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的构建。在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层面,则可以应用vRealize等实现对计算、存储、网络和应用的管理、调度、运维及服务。这使得VMware成为整个云计算市场上,除了谷歌、AWS、微软Azure外,唯一能够帮助用户配置一整个公有云基础服务的软件系统提供商。

虚拟市场的商业逻辑

“十几年前,虚拟化核心的精髓是切断了原本虚拟机和物理机硬件之间的绑定,因此服务器虚拟化真正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打破了不同硬件之间天然存在的、难以整合的隔离。”李严冰说。

笔者理解李严冰所强调的“隔离”,类似于常常听到来自软件系统的“信息孤岛”的说法——来自不同提供商、通过不同技术实现相同功能的系统件,难以通过整合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只是在VMware,他们所面对的所谓“隔离”是基于硬件的——VMware正是在通过自己的软件,将所有硬件系统进行统一整合、管理和应用。之前,是解决硬件服务器之间的“隔离”,现在,通过VMware Cloud Foundation,从单一的服务器虚拟化到整个数据中心各个角度的虚拟化,则是在解决存储、网络,直至整个全面基础架构的“隔离”。更具有意义的是,也也将成为打破不同云平台和云服务间“隔离”的解题逻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商业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随着VMware将用户群关注在:缺乏基础软件开发能力的公有云服务商、很多想发展公有云业务的电商运营商和希望实现转型的传统IDC数据中心服务商等。VMware将建立一个与用户采用同样基础架构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群体,因此对于终端用户来讲,在公有云、私有云之间实现无缝相通和无缝迁移,形成更灵活和自如的混合云架构,实现打破多云环境的“隔离”,只是一个显然易见的未来。

2015年底,李严冰成为VMware全球高级副总裁、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总经理,开始推动VMware全新SDDC战略的市场化,其掌管的系列产品线,包括软件定义存储vSAN,超融合基础架构,vSphere存储、存储管理、数据保护和容灾技术。截止2016年底,vSAN在全球的用户超过7000家,而到了2017年,新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vSAN 业绩增长高达150%,全球的用户已经超过8000家。

“现在基于传统的IT市场依然是市场的大多数,比例高于云计算,其中私有云大于公有云所占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可以预计,到了2030年,传统IT的市场会所占的比例会逐渐萎缩,云计算将大大超过传统IT的市场比例,而公有云和私有云所占的比例也基本持平。”李严冰在白板上为笔者画了一张图,她很肯定地强调,“作为公有云和私有都将采用的新型超融合架构,其增速还将超过云计算技术本身的增长。这是一个加速成长对过程,而且这个成长还处在早期阶段,后劲非常值得期待,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写在最后

采访当天,其刚刚结束连续几天的工作,在中国停留的最后一天,单独安排出来的一个上午接受媒体采访。在笔者之前,她刚刚接受一本女性时尚媒体采访,几乎没做任何休息,就开始了面对笔者的采访。

采访李严冰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像绝大多数技术出身的高管一样,李严冰对产品和技术思路非常清晰,对市场和用户需求拿捏也相当准确。加之,其个性爽朗、思维敏捷,笔者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最直接的答复,没有任何迟疑和闪烁迂回。这应该是记者最喜欢的一类采访对象了。

她开始谈到中国各个行业对于新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她认为,从整体来讲,虽然从应用层面中国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对于IT应用的先进性上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采用还是明显滞后。她也谈到自己从技术层面向管理领域转型的过程,谈到VMware强大的工程师文化,“工程师在公司的权利非常大,假如我的工程师不喜欢我,我完全可以被他们打倒,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客户不喜欢你。”她笑称,自己的工程师背景帮助了她,让她非常容易融入、也非常容易理解工程师的想法,而且从产品到商业,也仅仅是角度不同,对于技术背景的人来说,“只要你有兴趣,那并不难。”她说得很轻松。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