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岁跟朋友合作创办顺丰,成为总裁;到现在即将面临公司的上市,王卫的身家将升至近1111.02 亿元,超过此前的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王卫是怎么样做到成为马云都佩服的男人呢?
2017年2月24日,深交所将举行重组更名仪式:“鼎泰新材(002352)”变更为“顺丰控股”,这意味着待到明日钟响,顺丰速运即正式登陆A股市场。这也是近段时间,快递行业继圆通、中通、申通三大快递公司上市后,另一大佬正式迈进资本领域。
实际上,顺丰已经成功借壳上市,鼎泰新材更名只是形式上的最后一步。昨晚鼎泰新材发布了顺丰借壳后的首份业绩快报,2016年利润超40亿人民币。昨天鼎泰新材股价上涨8.67%,市值逼近2000亿人民币。
根据借壳方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交易完成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而王卫是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为99.90%。按照过去几日的交易均价计算,王卫的身价将超过1200亿元,这也将超过圆通的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登顶民营快递业首富宝座。
如果你还对当初马云那句“我最佩服的人是顺丰总裁王卫”感到疑惑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恐怕要说一句“马云,对不起”了。
那么王卫是怎样把顺丰做到现在的样子,成为马云眼中最佩服的人呢?
创业初体验
几乎绝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大佬一样,王卫没有显赫的背景,有的只是小人物的励志故事。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7岁的时候,王卫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高中毕业之后,王卫没有继续升学。在王卫22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25岁的王卫却成了总裁,这3年他经历了什么?
1993年的广东深圳街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行在小巷里,摩托车的后座上全是包裹。这个小伙子,就是王卫。
初时,王卫仅是受朋友所托,从香港将包裹免费运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久而久之,王卫看到了商机,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能否成立一家小公司专门做运送业务呢?
随后,王卫将想法向父亲诉说,父亲的支持使他得到了创业最初的10万港币。最终,王卫与5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专送快件的小公司。
刚刚起家的王卫,事实上也正是依靠低价策略,从竞争对手中抢得了一片小小的天空,迅速壮大。1993年3月26日,一家名为顺丰的公司在广东顺德正式注册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快递件由顺丰承运。
“很难想象,创业是多么的艰难”王卫说道,我曾经9次质押家产,每一次的赌博都是为了让顺丰可以继续活下去。”
因为王卫的坚持与“赌博”,顺丰一路走来,逐渐成为了中国快递行业的老大,截至目前,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内地,以及12260多个营业网点。2014年顺丰营业额达到406亿元,市场占有率已超20%。王卫也因此,坐上了快递首富的这把交椅,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左右为难的决定
王卫曾说,顺丰不会上市,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上市。不能说他做的决定是对是错,只能说王卫做了最正确的确定。
顺丰创立23年,少有依靠外界,多是自食其力,迈过资金难关。但面临利润微薄,前有劲敌、后有新秀,行业之火燃烧至资本市场的江湖之争,顺丰也逃不过资本的魔力,向资本市场“折腰”。
我们知道快递公司都需要钱,顺丰的三家竞争公司都选择了上市,为了让顺丰在资金方面,不弱于对手,也为了顺丰更好的发展,所以还是走上了上市这条路。当然了这也毋庸置疑,毕竟资本就是这样,这是资本的本性。
对于,顺丰引入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和中信资本主要原因就是,企业需要快速扩张。“过去中转场多是我们租来的,”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在2013年8月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坦言,土地集约化的要求令顺丰的租金成本越来越高,而自购却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这些重资产的掌握,有钱就能发展得快一点,没钱就要落后了。”除了用于购置土地扩张中转场和航空枢纽,融资还将用于采购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事实上,2013年所投的80亿元用来继续巩固并拓展顺丰核心资源,如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场地、设备、车辆和运力)、航空枢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等。
放下身份,与一线员工共进退
在公众视野中,王卫是谜一样的存在。有这样一个故事关于王卫:某报记者为了拍张王卫的照片,跑到顺丰深圳总部做了一天快递员,收派了300多个包裹后才终于找到机会拍到了王卫。不仅如此,今年1月,在顺丰年会上,王卫提及一张顺丰员工在大雪中吃盒饭的照片,当场飙泪。王卫表示,每一个快递员都是顺丰这个大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冒着雪吃便当?觉得很对不起大家!
如果说,顺丰的出现得益于王卫灵敏的商业嗅觉的话,那么顺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王卫的个人魅力以及敢想敢做的奋斗精神。顺丰的上市,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它的发展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