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观察
2024-06-28

推合作、重融合 英特尔强调的开源有哪些收获?

时间: 2024-06-28 编辑:

作为半导体制造商和芯片设计领导者之一,英特尔在硬件设计、制造和优化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而为...

作为半导体制造商和芯片设计领导者之一,英特尔在硬件设计、制造和优化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而为了提高技术透明度和安全性、共享以及增强社区参与推动开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2023年2月,英特尔在当年的中国战略媒体沟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了“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以此来最大程度整合英特尔的资源,深入市场开源生态。

早在成立之初,就由来自不同业务的10位代表单位构建了4个工作组——开源项目组、社区合作组、开源理事会以及开发推广组。时至今日,2024年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一周年。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开放操作系统等技术领域,过去的一年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围绕这个问题,又为本地生态融合建设带来了哪些合作支持?

2024年6月份,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技术专家近日向媒体介绍了相关情况。

“在过去20年,英特尔中国在开源做了很多的工作,开源技术委员会更多想从两个点上共同让英特尔中国助力开源和开放的生态上一个台阶。”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软件与先进技术事业部总经理、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主席,李映博士表示:“英特尔中国有很多工程师,也有很多的技术高手,我们希望通过开源技术委员会这个组织,把内部的专家、高手或技术人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整个英特尔中国在开源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里,英特尔积极的把全球开源社区建设的理念和经验带到中国来,和中国的开源社区共同发展。所以在中国主要的开源社区成立了英特尔构架的技术委员会,比如在龙蜥社区和OpenEuler都有非常重要的理事会成员的席位,共同推动整个社区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英特尔从社区的开始就非常积极地参与中国社区的建设和推动。所以在去年,英特尔当选了龙蜥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并且在龙蜥社区成立了英特尔架构SIG,不断地把英特尔架构的SIG作为一个技术入口,把英特尔每一代的平台支持,还有虚拟化、云原生、安全,还有其他的开源技术,持续不断地贡献到龙蜥社区。同样,在OpenEuler社区中,去年英特尔成为了黄金会员,并且加入到委员会中,成为理事会成员。在该社区中,不仅与OpenEuler也建立了英特尔架构SIG,还把每一代英特尔平台,包括现在最新的英特尔至强6的平台支持,都持续地集成到OpenEuler的操作系统中间,并且与OpenEuler的各个生态伙伴一起共同推动OpenEuler英特尔X86生态的发展。

除此之外,开源技术也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腾讯应用宝,它的目的是打破架构的壁垒,能够无缝地在PC上进行运行,例如,让很多可能原来只能在移动端、在ARM架构、在Android上的应用。而在整个模式的过程之后,现已有3000多个Android,基于ARM架构的应用,能够无缝迁移到X86的平台上面,在腾讯应用宝平台上面,用户的体验得到大幅提高,日活的用户也超过了800万。

另外一个例子是今年的热点AIGC。从去年年底,英特尔就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是基于英特尔的AI PC,让开发者、用户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技术、英特尔的平台变为现实。据李映介绍,这个赛事有超过2000个团队组队参加这个比赛,也有基于AI的应用1800个。“整个过程中我们也持续跟开发者的技术交流,不仅仅能够推动整个AIGC、AI PC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开发者能够了解更多的英特尔平台所带来的技术和优势。”

在2023年,英特尔中国贡献了30多个本地开源项目中, 支持了客户端计算(CCG)、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 (DCAI),网络与边缘(NEX)等各事业部新平台的推出,不断提升开放生态系统的参与度,推动英特尔的重要功能在本地开源项目中的应用。除了开源社区技术贡献者、AI开源软件堆栈,还有oneAPI生态的发展、优化了OpenVINO的版本等。而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退出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展望2024年,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将在四个方面:一是将重点放在企业AI开放平台;二是接着会持续推动AI PC开发者计划;三是推动龙蜥、OpenEuler两大社区对英特尔平台的联合认证;四是继续推动oneAPI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包括跟其他社区共同合作推动。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各个行业,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给软件的更新迭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拥抱开源成为企业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肩负着引领技术趋势、共建繁荣社区、推动软件产业以及培育创新应用项目的责任,也将会以技术和专长为开发者提供支持,积极贡献开源社区,为本地客户和伙伴创造价值,加快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