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资讯
2024-03-14

IBM发布2024年大中华区战略:企业级AI+汽车行业+伙伴生态

时间: 2024-03-14 编辑:

2024年3月14日,IBM在北京举行媒体及分析师沟通会,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带领大中华区咨询、...

2024年3月14日,IBM在北京举行媒体及分析师沟通会,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带领大中华区咨询、科技及研发等部门高层,向参会媒体和分析师分享了最新的IBM大中华区战略聚焦,并邀请行业领先的客户、合作伙伴代表探讨企业级AI应用的洞察与实践,探索共同成长、携手共创的新机遇。

IBM公司业务部门高层几乎全部出席了此次会议:IBM 咨询大中华区总裁陈科典、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总经理、IBM中国总经理缪可延、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IBM大中华区技术销售总经理朱辉、IBM咨询大中华区供应链与财务转型服务总经理侯学明、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许伟杰、IBM咨询大中华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转型事业部总经理林岚、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吉燕勇。同时,作为IBM的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代表,长城汽车流程与变革副总裁蔡颖臻源卓微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总裁张雷、神州数码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李刚英迈中国战略发展部副总裁刘然也应邀参与了分享和讨论。

今天的IBM在中国:开放生态召集人,可信技术共创者

2024年是IBM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四十年。四十年来,IBM始终深耕中国市场,以领先的技术产品、端到端的咨询服务和全球管理经验,帮助许多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世界接轨,为各行业客户的转型发展注入动力。在与中国客户、合作伙伴的协作交流中,IBM也收获了宝贵的共创经验、高质量的人才补给以及社会各界的信任。

在客户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IBM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定位:做开放生态的召集人,做可信技术的共创者。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表示,在过去两年里,IBM根据政策、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同时也加速转型。“2024年,我们在大中华区的战略非常明确,即挖潜重点大客户、突破新的市场、大力拓展渠道。IBM将继续通过全栈产品和服务,帮助以汽车、在华跨国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探索和应用生成式AI,应对战略转型、业务出海、数据治理、安全合规等方面的新挑战;同时,携手合作伙伴构建全价值链生态系统,将IBM的创新技术和行业专长带给更多企业。”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 陈旭东

IBM 咨询大中华区总裁陈科典表示:“2023年,IBM咨询成为全球营收增长最快的咨询公司,这既是One IBM(咨询+科技)独特价值的体现,也证明IBM咨询的‘深耕核心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这一战略正在起效。在大中华区,IBM咨询的战略聚焦非常清晰,那就是助力客户落地AI并为企业增能、推动全球化战略走向世界,以及打造强大、安全和可扩展的混合云架构。如果说,过去15年是‘数字化造就云’的时代,未来15年将迎来企业应用AI的关键时刻。IBM咨询不仅能将多年积累的行业洞察、企业业务经验和国际化视野带给客户,激发出新的AI 应用场景,还提供从战略咨询到落地运营的端到端服务,与企业共创面向未来的AI 能力和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并持续增长。”

 

IBM 咨询大中华区总裁 陈科典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总经理、IBM中国总经理缪可延表示,以大型主机为代表的IBM技术平台,引领全球银行系统现代化数十年,不仅支持中国银行业在短短十几年就与全球接轨,还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领先的体系架构。“今天的IBM科技将借助软件、硬件、服务的‘三驾马车’,聚焦汽车、互联网、能源等行业,为客户拥抱AI浪潮提供智能、开放、稳健的技术平台;并持续加强与IBM咨询的协同,将IBM的领先技术和行业专长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总经理、IBM中国总经理缪可延

在今天的IBM,创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市场、走进客户,这离不开技术和研发团队的深耕和转型。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分享了IBM中国研发团队过去三十年在产品开发、技术合作等方面的突破,以及今天的业务重点。谢东表示,在以混合云和AI为核心战略的今天,中国研发团队仍然是IBM全球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面对生成式AI浪潮,IBM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应用迅速回应,在去年8月面向大中华区推出了生成式AI和数据平台watsonx。“为了加速watsonx和生成式AI的落地,IBM中国研发团队正紧密地与业务团队合作,推进行业解决方案的整合,并携手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加速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

把握企业级AI新机遇,共创行业合作标杆

相对于“冰山一角”的消费级AI技术场景,企业级AI有着更广泛的需求和潜力,包括HR、财务和供应链流程的自动化、IT开发和运维的智能化、安全和威胁检测等等。IBM 委托Morning Consult调研并发布的《2023年全球 AI 采用指数》显示,中国企业的AI采用率稳居“第一阵营”,85%的中国企业表示未来会加速AI采用,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技能不足数据治理仍是阻碍企业落地AI 技术的主要障碍;正因如此,全球约 40% 的企业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尚未部署 AI 能力。

作为企业级AI技术与应用的全球领导者,IBM 向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watsonx 在内的 AI 工具平台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在跨业务场景中快速训练并部署 AI 能力,同时确保 AI 全生命周期的治理。watsonx与之前发布的Watson产品无缝对接,为企业客户提供从传统AI到最新的生成式AI的解决方案。在全球,数千家企业客户正在积极了解和试用 watsonx,已经产生了超过700个试点项目、超过500个成功签单以及150多个优秀案例展示。

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科技公司,源卓微纳科技在IBM与合作伙伴X-POWER的帮助下,借助IBM的watsonx Assistant、Watson Discovery等解决方案,仅用两个月便初步搭建起理想中的企业级智能问答知识库;并集成IBM最新的AI开发平台watsonx.ai以提升答案准确性和交互体验。该知识库不仅能在售后端帮助售后工程师高效解决客户遇到的难题,还能从研发层面赋能新入职的工程师,帮助他们更快上手和自我提升。

源卓微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总裁张雷(左)和IBM大中华区技术销售总经理朱辉(右)线上交流

IBM咨询大中华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转型事业部总经理 林岚

中国企业正加速转型,在寻求业务增长和走向全球时,对更高效、可靠和安全的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IBM的混合云和 AI 技术可以确保在不推倒重建原有 IT 架构的前提下,以最小成本拥抱创新;IBM的行业专长和全球视野,将继续帮助客户扫清转型之路上的技术障碍和机制桎梏。

今年1月,IBM咨询与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长城汽车签署了“流程与数字化变革”领域的长期合作协议,双方正式达成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发展之路上的长期合作关系。长城汽车正加速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进阶,是第一家选择与IBM咨询合作流程与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开创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与全球领先的企业转型服务提供商在该领域合作的先河。依托全球资源及在全球一体化卓越运营方面的最佳实践经验,IBM 咨询有望为长城汽车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成就全球卓越的汽车企业提供重要助力。

长城汽车流程与变革副总裁蔡颖臻(左二)、IBM咨询大中华区供应链与财务转型服务总经理侯学明(左一)和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许伟杰(右一)

深化合作、深度集成,拥抱AI新时代

在各个技术领域加速变革的今天,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将被开放式创新取代,携手共创越来越重要。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项调研显示,投资伙伴生态的组织可以实现比其他组织高 40% 的收入增长,而对于每一美元的投资,开放创新产生的收入是传统创新方法的 4 倍。在生成式AI时代,这些投资将带来更高的收益和价值。

2023年,IBM推出了全新的合作伙伴计划IBM Partner Plus,在激励计划、合作模式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业务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IBM还向合作伙伴开放了三大共创平台 (IBM鲁班平台、IBM车库创新体验中心、IBM创新体验中心) ,从技术平台、创新方法论和客户体验等各个维度为伙伴赋能。

2024年,除了继续发挥Partner Plus的作用,IBM将聚焦产品和区域,建立并巩固核心渠道体系。IBM将与神州数码结合双方的技术能力和客户市场优势形成更大合力,结合IBM 在AI治理和战略咨询的优势,赋能神州数码的客户实现更全面的智能化业务升级,并围绕共同打造的技术能力中心和专业化技术团队,将基于生成式AI技术的解决方案带给更多中国和海外客户。同时,IBM将和英迈中国在全产品线上携手共进,抓住跨国公司“入华”和中国企业“出海”的机会,深耕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更好地为伙伴生态提供技术赋能和服务支持,提高联合解决方案的整体价值和竞争力,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要。

 

神州数码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李刚(左二)、英迈中国战略发展部副总裁刘然(右一)、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吉燕勇(左一)

 

随着AI 成为中国科技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IBM将继续秉持“科技引领进步”的初心,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全方位共创。展望未来,陈旭东表示挑战与机遇共存,但是IBM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没有改变。“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已经准备好再次出发,进入新的目标市场,走进目标客户,携手合作伙伴,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转化为AI时代的生产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