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外出拍片,收工之后,正直中午,这天热的就像下了“火”。滚滚的热浪,抑制了我的食欲,其实肚腹早已空空,但是就是不知该如何“下口”。走着走着,突然瞅见路边有一家卖小笼包的店铺,铺门紧闭,透过玻璃依稀能够看见几个人影晃动。在店铺的外墙上,用红色油漆写着四个变形的宋体大字“冷气开放”。我靠,就冲这四个字,我也要进去。
推门入座,顿时感觉一股寒流入脑,整个人瞬间也清醒了许多。环顾四看,这家店铺也就30多平米。七张小桌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占位摆放。食客并不多,加我整四个。我要了一笼包子、一盘凉菜和一杯冰镇酸梅汤,独饮独食。边吃边看这已“包浆”的笼屉,仿佛有一种桑仓的美感,用这种方式来告诉食客,这家小店的历史。据说笼屉的雏形来自于古代的甑,至于具体出现的年份,却无从考证。但是包子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是有迹可循。
要是谈到包子的起源,我们就必须谈到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诸葛亮,据说,中国第一个包子就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所发明的。当时刘备为了恢复汉室江山,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最终在隆中相见。诸葛亮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当时天下的局势,就用家中的面、菜、和仅有的一些碎肉,做起了“沙盘”、搞起了“兵推”。碎肉代表实力强劲的曹魏,绿菜比作雄踞东吴的孙权,而面粉则是代表当时处于“一穷二白”境地的刘皇叔。诸葛亮教导刘备要联吴抗曹,综合两方的势力来让曹操不敢南下,从而形成鼎立之势;借机储备自己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就一举吞并魏吴,统一天下。孔明讲的是绘声绘色,皇叔听得是入木三分,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一天一夜,两人水米未进。皇叔刘备就提议把这“三国”吃掉,所以诸葛亮就用面包住了肉和菜,做出了中国第一个包子。这是野史啊,我估计包子也承载不了这么大的国运变迁。
这时一个服务员从外面进来,关门的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她端着一笼虾饺进来,放到了我的隔壁桌上。收了客人的钱后,并和包子铺的老板娘笑的说了声:“蒸笼我一会儿来拿”。老板娘也笑脸答道:“一会儿,我给你送过去也行。”我心想这倒是有意思啊,这不是上门“抢生意”嘛?我就开口问老板娘:“这虾饺,哪儿卖啊”“旁边的广式外卖,你要想吃我可以帮你去叫”老板娘爽快的答道。我说:“那就要一笼吧,顺便麻烦看看有凤爪没?如果有也要一笼。”五分钟过后,两小蒸笼,和一张机打小票摆在了我的面前。一股鲜香之气钻入我的鼻腔,虽说当时是正午,点了两份“广式早茶”仿佛有些不切合适宜。其实虾饺在我的生活当中却有一段难忘的“情愫”。其实我对虾饺的直观感觉,就像唐僧初见“人参果”。由于虾饺外皮所用的面粉,是一种无筋面粉——澄粉,用它做成的虾饺,外观晶莹剔透,甚至粉红色的肉馅儿都能映射其外。白里透红的感觉,确实与众不同。它就像江浙美女的皮肤,感觉都能“咬”出水来。这是一种“清爽”的滋味,虾饺虽然是 肉食,但在你吃的整个过程中,却不见任何“油腻”之气,也许这就是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吧。我喜欢吃虾饺,但是每回最多只吃一笼,也就是三个。完后可以再吃其他东西,但是唯独虾饺就“再也吃不动了”,这也许就是对待虾饺怀有一种“半饱”的精神吧。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每天早晨外出拍片,同组的大钧老师总会请我们,去唐都饭店吃早茶。由于我有早起的习惯,而且往往早饭在家就已经吃过了。所以每次去饭店,我都是饱着肚子落座的,为了不扫大家兴,多少也得吃点,而且还不能占肚子。这时虾饺就成为了首选。
当天的虾饺放佛是时光的的闸门,让我回想起往事许多。想着想着就不禁的感觉好笑,在包子铺里吃虾饺,真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我就问包子铺的老板娘,为什么同为竞争关系的两家店铺,可以相处的这么好?老伴娘说,其实不存在什么竞争,她们都是做“蒸笼里”的生意的,包子好吃不在褶儿上,虾饺的可口也不在皮儿上,术业有专攻。食品相互间的“串场营销”,其实也是变相的扩大她们的客源,增加她们的收益。其实就是笼里笼外的事儿,没那么多心眼儿,凡上火蒸食的东西,只要气“走”的顺,食物的口感才会好。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