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媒体,大家今年有没有参加非AI的会?我觉得应该没有。 AI对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客户甚至投资方来说,大家都知道:AI是一个机会,未来整个AIGC的投入占企业IT投入的占比,一定会越来越高。而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对于底层算力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与原来CPU时代的算力需求相比,一定是10倍、100倍甚至更多。”日前,青云科技总裁林源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谈起了青云科技针对AI技术,在产品和业务策略上的一些部署。
青云科技总裁 林源
作为一项并不是很新的IT技术,产业界和企业用户事实上对于AI概念和知识的了解都不匮乏。然而随着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AI应用热潮,似乎让所有人开始意识到:似乎AI将有机会成为改变整个IT技术和应用走向的那个“关键”技术。
在林源看来,AI之所以会成为“一波长达10年以上、而且比过去10年有更大市场需求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在当下的环境下,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新的生产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效能,“AI是在这个周期里能够被看成生产力的工具,并且是一个大家都会拥抱和使用的工具。”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采用将大大降低用户使用应用的门槛,“以前我们使用应用的交互方式,是通过鼠标、键盘,但是AI新的交互方式是语音、动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这会大大地降低人们使用应用的门槛。”因此在林源看来,随着市场对AI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就会催生一系列市场层面的变化:“如客户对算力、应用,甚至底层架构的要求,都会发生变化。而变化的好处在于,这将带来一轮新的市场机会,这也就意味着将开始一场全新的竞争——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线,都有同样的机会重新争夺市场。”林源说。
而针对市场对于AI能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青云希望通过开放的、成熟的、可运营的一个AI算力调度平台;通过自营、合营乃至支撑第三方运营的方式,与生态同盟一起贡献我们的AI Cloud,这是青云的逻辑和思路——青云不是什么都干,青云就干自己最擅长的AI算力调度平台——这与以往青云的云调度平台、IaaS一脉相承。”根据林源的说法,青云关于AI的产品和业务逻辑,实际上可以归纳为:AI算力调度平台、AI Cloud和AI生态同盟三个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策略路径。
具体而言,所谓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具体而言,就是将青云可以以往与AI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如所有关于GPU相关的产品——独立出来,再彼此组合,以统一管理、运营 、运维多元算力为目标,结合成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基于多种芯片,包括英伟达、信创……尤其是面向某些算力中心,对国产化芯片的支持;第二,我们所有的资源,包括国产化的产品,一旦进入我们云平台,青云一定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第三,面向AIGC这个行业,青云做了更多业务化的东西;第四,青云做了更多业务、更多自动化方面的优化,让非计算机行业用户能一键运行起他的数据、业务和模型等。”苗慧,青云科技产品经理在介绍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时强调,青云构建这样一个算力协调平台的目的,主要就是要解决企业用户在采用AI过程中,算力层面存在的诸如多元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网络瓶颈、环境搭建复杂、多业务整合难度高等各类具体的技术问题。通过一个AI算力调度平台,将企业常用到的AI算力平台、推理平台、镜像仓库,甚至各类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业务化产品,都通过一个平台集中、融合地提供给终端的企业用户,使其能够一次性获得所有应用AI所需要的全部计算资源和软件环境。
而对于青云科技而言,事实上所谓“AI算力调度平台”本身,也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或者产品。林源提到:青云科技实际上在三年前开始,就已经将相关的技术和服务应用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
“当时,投资50亿建成的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就规划建成一个多元计算中心,其既是多元算力,包括HPC超算、传统云计算(以CPU为主)、智算(以GPU为主),同时又是一个异构的算力,既有国外的芯片,也有国内的芯片。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有一个统一的运维和运营平台,可以开放对外运营——这实际上就是青云融合了自身技术和多年运营服务经验推出的AI算力调度平台的前身。”林源强调,虽然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几乎涉及了整个IT产业链的所有厂商,“但是中间负责从算力到云平台运营管理的供应商,只有青云——这么多CPU、GPU、HPC,整个调度平台都是由青云独家供应的,至今已经运营了3年。”
林源反复强调: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本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从技术层间上解决算力的问题,更重要是的是在商业上,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能够帮助更多计算中心,解决从技术能力到商业价值的转换问题。以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为例,其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够从技术上实现提供算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本身作为一个提供算力的商业单元,其需要在为其他各级各类企业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将这种IT能力转化为自身的商业价值。“投资建设一个平台后产生的效益取决于平台能力,因为平台能力越强,能支撑客户的业务种类越多;客户越多,盈利模式越清晰。”林源希望用户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在良好运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商业盈利的事实,就证明AI算力调度平台实际上是有能力帮助这类企业实现从IT能力到商业能力的价值转化。
因此从AI算力调度平台的市场定位上,借鉴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的成功模式,林源认为主要服务三种类型的算力提供者:“第一类是地方国资、地方央企,比如能源类的那些公司,他们对于将电力转成算力有非常强烈的意愿;第二类是地方政府,他们都需要新的工具以聚集产业,激活GDP,所以他们也有意愿通过直接投资或与央企、银行合作的方式来做这项工作;第三类是生态合作伙伴,他们在各地建了很多计算中心,他们喜欢选中立的厂商合作——而青云有能力帮助他们把算力调度起来。”
这就涉及到了青云科技提出的另外两个商业概念:AI Cloud和AI生态同盟。
之所以说AI Cloud是一个商业概念,是因为林源强调:所谓AI云对于青云来讲,是一个“轻资产”项目。依然以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的案例为例:“作为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的用户,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会将基于其投资的算力作为产品出售给他的客户,与此同时,青云也可以将其出售给我们的客户。”而这也就成了青云AI Cloud所提供的核心能力和服务;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也就成了青云AI生态同盟中的一员。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青云所提供的AI Cloud服务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其一是拥有自己核心的、充分开放的、能够容纳各种AI技术和产品的青云AI算力调度平台;其二,就是要构建一个足够大,从各种AI软硬件组件、算法模型、场景生态以及各种算力服务能力的AI生态或者伙伴所构成的同盟。
“从最终客户角度看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机房、算力、调度平台、模型驱动、模型、Model Service,甚至各种应用;而从供应商的角度看来,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能够独立提供以上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青云看来,这需要通过一个开放的生态同盟才能实现——这就是青云AI算力云服务的定位所在:通过集结志同道合的、专业的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方式,一起运营AI算力云服务。”林源说。
写在最后
AI成为整个领域重新焕发创新激情的动力,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然而具体到应用侧,企业用户到底该如何应用AI时间其业务层面的价值,讨论则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的实践还没有形成真正可参考的路径——而这的确给了跟多相关厂商留下了足够可以填充的商业空间。
青云科技的做法,事实上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用技术的成熟度换取更大的市场关注,用应用的现实价值赢得建立更广泛产业同盟的可能性——在AI相关市场形成之前,抢占先机。应该说,这一套从技术路径到商业模式的全新实践,短期看,也许有风险,但长期来看,是值得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