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公司
2023-06-28

进行中的Commvault中国进阶之旅

时间: 2023-06-28 编辑:

对于所有企业用户而言,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目前企业级IT市场并不夸张: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

对于所有企业用户而言,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目前企业级IT市场并不夸张: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AI……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企业面对的是在各种以IT能力为基础的业务蓝图中,快速选中正确的那一个;同样地,那些已经或曾经凭借技术理念优势,在某个IT行业的细分领域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IT行业参与者,面对新技术、新理论和新公司的轮番冲击,迅速选择新的赛道打破已有舒适区,也许就是其唯一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IT提供商所面对的、因新技术带来的生存压力似乎比应用企业更大些——诞生于1996年的Commvault,就正在经历着这样一场看不到对手的自我革命。

与同一时期大多数的IT创业者不同,Commvault从一开始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技术门槛相对更高、但也是整个IT产业更为核心的部分:数据。更准确地说,是数据管理。

专注数据管理

在Commvault看来,当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技术的被采用,企业所面对的数据管理难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数据管理流程和工具的问题。由于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数据源,各个类型的应用,以及各个时期、实时、短期、中期和长期等各种分散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的数据,因此企业需要一个能够将以上所有的数据进行收集、梳理、管理和分析的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以及有效的工具,才能将分散的数据汇集成一个有真正应用价值的单一数据源;第二是数据安全的问题。虽然在IT行业当中,网络安全软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各种软件解决方案由来已久,但Commvault以一种相当纯粹的工程师逻辑认为: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才是保证企业业务不会因为数据丢失而受到影响的最后保障,因此Commvault强调,数据的安全性当然重要,但如果从保证企业业务连续性的角度考虑,数据的可恢复性同样重要。

因此,自从2000年发布了用于备份和恢复的Commvault Galaxy产品后,Commvault的解决方案就一直围绕数据备份和恢复领域展开:一面通过备份梳理企业数据碎片,一面用恢复增强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很快,凭借技术的领先性和功能的专业度,Commvault迅速成为该领域被业界公认的技术和产品领导者。到2018年,Commvault的产品被整合成在统一基础平台上的四个产品组合:核心的是Commvault传统优势的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Commvault Complete Backup & Recovery,以及用于“本地类云”部署的Commvault HyperScale、用于在任意环境下实现灾难恢复(DR)测试、开发/测试(Dev/Test)操作和工作负载迁移等IT需求的Commvault Orchestrate,和用于发掘企业数据价值的Commvault Activate。

应该说,彼时Commvault在技术产品上虽然已经达到了行业的最高标准,不过其技术产品的核心思想依然是典型的软件产品型思维:以满足用户现实数据管理需求为出发点,一切围绕产品的功能展开。而当时的情况: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IT技术的影响下,企业级IT的应用边界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据已经从传统的数据中心开始向云端、向边缘侧流动,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将“数据保护”的能力从数据中心向云端延展,而且也需要系统技术提供者不仅能提供产品功能支持,而且也能够以发展的视角,从架构和理论上提供更多的引领和指导。

上云,Commvault的自我革新

上云成了Commvault的选择。2019年2月,Sanjay Mirchandani出任Commvault首席执行官,让Commvault整体技术产品全面云化进入了加速阶段。

2019年9月初,Commvault以2.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软件定义存储(SDS)初创公司Hedvig,随后将其技术打包到自己的HyperScale X一体机中,让企业可以用来备份和恢复混合云工作负载。不久后,Commvault又通过整合已有产品的逻辑和功能,推出了一款部署在云端的SaaS云原生数据保护服务Metallic,让自己的技术能力真正延展到了云端,以混合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中心到云端的连续数据服务。

一系列的技术产品的突破,当然让Commvault获得了更多市场的关注和商业上的成功。但与此相对,基于云端的应用与传统的软件在销售和服务等商业实现手段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因此在加速产品上云的同时,Commvault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自身商业运营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在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以及一系列重要渠道和重点岗位的人事调整从2019年底正式全面启动。

“对于Commvault的高层而言,中国区的生意他们是不可以忽视的。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他们认为需要做一些调整。而对我本人而言,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对中国市场还不是很了解,我的确是有过一些犹豫:但是后来通过与Commvault中国市场的团队进行沟通,我现在非常有信心,我们这个团队能够实现我们需要做的。”蔡志斌,在2021年10月加入Commvault公司,最初担任Commvault在东盟、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区域副总裁。在2023年4月1日,Commvault正式宣布蔡志斌出任Commvault大中国区、日本、韩国和东盟区域副总裁,负责区域扩展至Commvault中国大陆市场。

Commvault大中国区、日本、韩国和东盟区域副总裁 蔡志斌

作为一位资深的跨国公司区域管理者,蔡志斌首先强调,在一个用技术决定竞争力的行业,Commvault始终坚持用产品的不断突破来赢得市场和用户。他尤其谈到Commvault在2022年9月宣布推出的Metallic ThreatWise——一个可以主动发现未知威胁和零日威胁的Metallic预警系统——“Commvault当然不是要转型变成一个安全公司,也不是想去取代任何运营商,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现有的技术,做一些调整:与更多安全友商结合在一起,在备份、恢复之外等相对被动的数据管理模式之外,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主动的数据管理模式。”

安全,能力边界持续拓展

而就在接受采访几天后,Commvault中国区宣布在其整体产品组合中增加全新安全功能:其中包括以单个平台和用户界面为所有Commvault产品组合提供通用管理集成仪表盘Commvault Cloud Command;基于机器学习、可以隔离和保护敏感数据,帮助企业发现、分析和保护敏感数据,进而防止生产系统潜在数据渗漏的Commvault Risk Analysis;促进对损坏或可疑备份数据集检测的Commvault Threat Scan;可进行大规模的恢复就绪性测试网络分析工具Commvault Auto Recovery;以及能够为Commvault备份环境提供集成逻辑,从而智能化地为企业推荐诱饵部署,并进一步加固关键工作负载的ThreatWise Advisor。

很显然,以更主动的方式管理企业数据,应该是Commvault在传统数据管理基础上,将产品能力向外延展的一个选择,也是Commvault为企业用户提供的一种全新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的思路:在传统的备份、恢复基础上,加上早期预警技术,既可以保证企业数据安全的底限,也能够保证企业用户在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威胁时,可以拥有一份从容。Commvault称:利用其系统,只需要短短5分钟就能检测出威胁,而行业平均水平长达24小时。

如果把从备份、恢复向安全迈进,当成是Commvault本身在产品技术涵盖范围拓展的横轴,那纵轴就是从数据中心向云端拓展。事实上,在海外市场,Commvault的SaaS公有云服务已经部署到了包括微软、谷歌、AWS等主流的公有云平台,只是在中国市场,Commvault的混合云战略在公有云和SaaS层面,做了不一样的产品落地模式。

“你会发现对于一个数据备份厂商而言:它对于各种公有云接口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来说,Commvault针对中国的公有云——无论是华为云、阿里云、浪潮云等——都能提供支持,这是比较难得的。”鲁砚,Commvault中国区销售总监对于Commvault混合云战略的定义,是通过Commvault的统一平台,对接中国市场区域内的公有云平台,从而保证企业用户可以通过Commvault的系统对各个公有云平台的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用户实现数据在多云之间的切换,实现从数据迁移、恢复、还原,直至下云的完整功能。”鲁砚强调:只有对云的接口支持越广泛,企业用户才能得到越完整的能力。

而对于Commvault的SaaS具体以怎样的方式落地,在蔡志斌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问题:“现在在亚洲区市场,除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澳洲是通过SaaS模式部署外,其他的区域Commvault都不能够直接落地成SaaS。其中最大的因素,是SaaS在当地市场的采用率。到目前为止,我也在和我的同事们持续观察中国区市场用户的选择:如果有更多的企业用户希望通过SaaS的方式应用Commvault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一定会推进SaaS模式在中国的落地。只是,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更多的确认的信息支持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商务,强化当不激进

技术固然是科技领域企业获得核心竞争的关键因素,但是如何将技术转化成商业价值,就是影响跨国公司区域领导者本人前途的最大砝码了——尤其是对于Commvault而言,自2019年至今,在产品上已经做了5年持续大刀阔斧的突破,且为了适应产品的改变也调整了整个企业管理架构和商业逻辑,因此其对于最终商业变现路径的关注,无论多重视都是情理之中。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蔡志斌明确表示:对于Commvault在中国区市场的推进策略,“不用大刀阔斧地做所谓颠覆性的改变,因为在组织结构方面,Commvault中国区在我上任之前都已经做了尝试,所以我们的销售人员、开发和支持的同事,依旧都还是会服务在中国的市场——Commvault在中国区的团队,都是非常资深的,而且他们也都有相应的成绩。”

蔡志斌强调,他所希望的“最大改变”,是“Commvault在渠道上会与合作伙伴拉得更近”。他认为,Commvault在中国区拥有非常多的渠道合作伙伴,他会领导Commvault中国区团队,与渠道合作伙伴做更进一步的沟通,加强其售前能力。同时,也会尝试通过包括托管服务、与本地厂商合作等方式,探索更多市场拓展的可能性。

“我们会在强化与渠道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做一些投入,把他们的技术能力拉上来,这是最主要的改变。与此同时,我也想从比较中立的角度,代表中国区和中国的客户,让Commvault的管理层更好地理解,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应该怎样去让中国客户能够继续使用我们的一些技术——因为我知道,很多美资的公司都受到国产化的局限,但是我认为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给我们去服务这里的客户,毕竟单纯从技术方面讲,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Commvault的技术还是领先友商的。”蔡志斌说。

写在最后

一家公司的成长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所谓磨难,才能修成正果。这些磨难有些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有些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成长,也有一些来自于自己对未来的坚持。Commvault从2019年开始的自我革新、自我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浓缩了一个有企图心、有追求的公司在经历内外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全过程:从技术上寻求突破,在产品上实现成长,在商业逻辑上,不断尝试……也许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科技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本就该经历的一个过程。过程很痛苦,但走过昏暗,前面总有光明。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