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公司内部都在做业务方向和策略上的思考:Graphcore主要业务是AI计算,未来,在英国以及其他大中华区以外的地区,Graphcore应该会转型为以云的形式提供商业化的业务方向,基本不会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硬件产品供应商;但是在中国市场,我们在业务和策略上依然会坚持以往的策略:聚焦在一些大型商业公司的企业内部需求,作为一个AI计算算力产品的提供方的身份出现——即最终以Graphcore销售硬件,客户自己安装产品的形式实现业务落地。”日前,Graphcore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卢涛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Graphcore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卢涛
作为一家2016年成立的“初创型”科技企业,ChatGPT的爆火让Graphcore也“意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Graphcore本身的业务就是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而且也是发现此次伴随ChatGPT被广为人知的AI领域技术巨擘,都曾经对Graphcore的IPU给予了相当高的期望,认为其是未来唯一能满足AI对于算力需求的芯片类型。
从本质上说,Graphcore始终是一家技术创新公司,因为自成立以来,在技术和产品上的迭代一直保持了相当高的频率:成立的第二年,2018年7月,Graphcore开始向早期用户提供IPU产品;2019年11月,IPU产品正式发布,微软成为第一批用户。2020年7月,Graphcore对外公布了其第二代IPU GC200——这是Graphcore在技术产品层面的一次跃迁,因为从此开始,Graphcore就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硬件产品,而不是PCIe形态的“半成品”,Graphcore从此刻起就不再是一个芯片研发设计公司,而真正栖身为一个芯片硬件厂商了。两年后,最近的一次技术产品升级,是在2022年3月,Graphcore正式发布全新IPU系统产品Bow IPU——这同样是Graphcore的一次重大技术产品升级:不仅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新产品可以提供高达40%的性能提升和16%的电源效率提升;而且在产品层面,Graphcore形成了更加成熟和完善的产品体系,产品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了。
对于一个芯片硬件厂商而言,拥有一个清晰的产品框架,无疑是实现商业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对于像Graphcore这样成立仅7年的企业而言,这次Bow IPU的推出,就成了一个实现从技术领先到商业盈利的关键节点。
作为Graphcore公司的总裁,在卢涛看来,从商业角度看,首先AI技术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他认为,沿着信息技术发展史的脉络,大致可以总结出迄今为止的三大平台:第一个是在2000年前后,以通信设备和运营商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就架构在这个通信网络平台之上;第二个平台是把计算、网络、存储、云操作系统整合在一起的云计算平台。“第三个平台,是随着GPT大模型的问世而出现的,以大模型、大型算力为标志的AI平台,其开启了一个依靠基础AI能力或者智能能力,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新时代。我自己是非常看好:这个产业至少有十年蓬勃发展时期。”
面对这样“至少蓬勃发展十年”的技术领域,卢涛认为所有的行业都将在未来受到影响:“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能够利用其从数据中获得更多价值,企业的认知壁垒将被打破,各个行业的各种业务规则和商业习惯都将被重塑。”
在一片充满希望的市场当中,卢涛提到“渗透率”的问题: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对于AI技术和应用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和应用程度是存在差异的——而这对于一家具体的AI芯片提供商而言,面对一个蓬勃且全面爆发的市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对各类市场设置一个清晰的优先级:在真正白热化竞争开始前,获得更多的用户,抢占更有利的市场竞争位置。
在卢涛的规划中,Graphcore在商业化过程中的行业优先级选择,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领域。
“互联网行业是Graphcore第一个要重兵重做的产业。”卢涛强调说,大型互联网公司首先是对GPU产品用得最深、最透、最广,因此对“非GPU”产品的技术参数、可用性、技术支持服务、商业支持服务、产品稳定性等方面要求也都更高。“Graphcore认为只有与这样的用户一起,才能真正把自己的产品给打磨出来。过程当然非常痛苦,但能从中学到很多。例如,我们之前为一个国内大客户部署了一个比较大的IPU集群,在合作期间,他们向我们提出了三百多个软件特性需求。事实上,如果不是客户提出这些需求,很多需求作为我们,是想象不出来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计算产品,当被放在几亿人使用的场景里时,到底会面临什么需求。客户对你的要求越高、越苛刻,你反而进步更快——这是Graphcore首先选择互联网作为重点突破的一个原因:这非常利于Graphcore自身的产品技术进步。”
而如果单纯从商业的角度看,卢涛强调,作为一个明确的垂直市场,“互联网行业对于AI产品的应用,占整个AI应用市场的60%;而互联网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又占了其中80%以上份额。”因此,“从商业的角度,如果你表现令人满意,那么最后的商业回报从规模上一定也是相对合理的。”
而Graphcore在不同市场采用不同的产品市场战略,最根本的依据是注意到了互联网行业在不同区域市场,有不同的IT技术获取逻辑和方法。
“中国的云市场,是除了美国外最大的云市场。但中国的产业业态和美国、欧洲有很大区别。”卢涛强调说,“在美国市场,AWS、微软Azure和Google Cloud,这三朵云非常强势,基本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架构在三朵云之上,即便是市值千亿美金的Netflix,也没有自建数据中心。因此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中国市场则完全不同,这里既有很多优秀的云厂商,也有很多选择自建数据中心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甚至一些互联网公司原本也是云厂商的大客户,但是随着自身体量的增加,也会做大量的自建数据中心。”卢涛说。因此,针对中国市场互联网公司,“对于那些大体量、头部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自建数据中心的过程中,还是更希望Graphcore为他们提供硬件形式的服务。”
与此同时,卢涛也强调Graphcore在中国市场也会基于中小企业的需求,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作:“我们希望Graphcore能成为云厂商产品的一部分,而不是做一个Graphcore自有品牌的云来让云变成自身产品的一部分。”他透露说,目前在中国市场,Graphcore与金山云和腾讯云都有合作,“与另一个大型云厂商公司的合作也在进行相关细节的规划中”。
事实上,随着新兴IT技术的风起云涌,众多与Graphcore一样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都来到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凶险的阶段:说其最佳,是因为目前市场对于新兴IT技术的需求普遍比以往更加旺盛,新兴IT技术从出现到被市场接受、采用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短,这实际上给了这些企业非常好的商业机会;说是最凶险的阶段,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技术初创企业而言,越大的市场、越明显的市场需求,往往更加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部署,稍有疏忽,就会被抛出竞争的中心。
Graphcore,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商业化,进而到用户选择和市场定位,难得地保持了一家技术初创企业的灵活、敏捷和大胆:在坚持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敢于在不同的市场尝试采用不同的业务发展逻辑,以适应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也许在很多传统IT企业看来,是增加了公司整体的管理成本,但实际上,其所提供的自由度,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Graphcore向外能够在更广泛的市场具有更多的活跃度;而这对于一家正在努力实现向商业化迈进的初创企业而言,显然比向内提高公司整体管理能力来得更重要。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卢涛反复强调:到目前为止,Graphcore依然认为“产品迭代和公司的进步比营收更重要”。因为对手每天都在进步,而且进步得很快。“营收当然也非常重要,但如果在营收和公司自己本身能力和产品能力迭代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的决策一定会选择做那件让我的产品有进步,让公司有进步的事情。”卢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