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IT领域,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是截然分开的:硬件厂商为用户提供基础计算能力,而软件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是随着科技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的变化,硬件和软件的界限开始模糊,甚至正在开始融合——而对于曾经的IT巨头们来说,不仅要接受这样的现实,更要在这样转型时刻,把握更进一步的机会。
转型战略:从端到云
在普遍的理解当中,英特尔是一家芯片提供商,是典型的硬件厂商,然而在2016年4月29日,英特尔CEO科再奇在谈到,英特尔未来要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
换句话说,英特尔希望通过转型,为用户提供从端到云的完整解决方案。
云计算的深度应用是整个IT行业面临颠覆式影响的原因之一——这是由于云和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越来越多由虚拟化和软件来定义,才使的硬件厂商转型成为一种必然。
在英特尔对未来的规划当中,基于云端的数据中心将是英特尔将要掌握的未来——一方面,整机柜架构、3D XPoint™内存、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硅光子……这些英特尔已经和正在推向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将引导更多的数据中心采用英特尔架构;同时,利用云和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不断创新,通过高效、即时、稳定的数据分析,加快实现数据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而对于用户端来讲,原本利用信息技术的最直接方式是PC,但是随着物联网概念的逐步清晰,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已经从PC端推广到了整个物联网中可互联的所有智能设备——每个设备、传感器、控制器和其它任何客户端计算设备。对于这些终端而言,能够连接到云就意味着每个终端不仅能通提供信息服务,而且其自身作为“物联网”当中的“物”,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能作为一个数据被捕获记录下来、实时计算,并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这些数据。而且它几乎涵盖我们当今生活中的一切。
在英特尔看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基于云计算和云端数据中心的支持,未来的物联网将成为最重要的用户和信息端口,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工业和零售业,分布越来越广泛、产品形态越来越风度的用户端和信息端,都将被纳入英特尔关注的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为构成物联网的智能设备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联结到云端的能力,从而保证从端到云的流畅,以及从云到端的快捷。
转型战术:构建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是最近IT领域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在自然界中,一个生态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地和阳光,也包括在土地上生长的草地和树木,以及树上结的果子,草地里的蝼蚁……当所有这一生态环境的参与者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时,这一环境当中的每个个体,都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且可以为其他个体和整个环境提供价值,以维持这一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这一自然规律在IT市场也同样奏效。
基于英特尔所提供的芯片技术以及在整个IT行业的地位,其更像是整个信息技术得以运转的基石,也就是一个生态环境当中的土地、阳光——所有软件、应用,都需要据此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当英特尔开始勾画一个庞大且艰巨的转型规划时,作为掌握IT核心计算技术的技术先导型公司,英特尔并不需要亲自去实践这样的规划,它只需要以自身的技术实力为核心,构建一个具有完整技术框架的生态系统,就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顺应未来趋势的产品和市场空间。
行业化的客户端合作
“摩尔定律认为,我们能够以大致固定的成本把晶体管的体积缩小约50%,从而以相同的成本把晶体管的数量提高一倍(或者以一半的成本制造相同数量的晶体管)。这一概念推动了我们所有人都已曾见证的技术革命。” 科再奇谈到,“摩尔定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经济定律:随着英特尔从14纳米技术迈入10纳米,并计划实现7纳米和5纳米甚至更加尖端的制程技术,我们的计划证明,英特尔在摩尔定律方面的行业领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而且英特尔将继续投资于生产能力和研发,以确保这一领导地位。”
芯片技术是英特尔的核心技术,在这一领域,英特尔除了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关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化应用领域外,最为重要的是联合与行业用户和不同领域的技术研发者一起,共同解决不同领域和行业用户对计算的不同需求。
2016年6月,英特尔宣布推出全新一代英特尔至强融核处理器。相比上一代产品,这是英特尔首款专门针对高度并行工作负载而设计的、可独立自启动的主处理器,且首次实现了高带宽内存与高速互联技术的集成。
2016年7月20日,英特尔携手10余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及来自科研探索和机器学习领域的最终用户,向业界展示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证明了其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加速中国本地高性能计算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创新进程的重要作用。
“借助基于英特尔全新一代至强融核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能力,Viscovery首次尝试构建CPU-Only的全新架构的视频深度学习平台,在视频流识别的能效上甚至比传统方案提升高达3至6倍。”Viscovery CEO黄俊杰认为,借助软硬件的协同整合,Viscovery能更全面、高效的服务视频与直播平台需求,将深度学习广泛应用在商业环境之中。
同样是借助至强融核处理器的领先性能和通用x86结构体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环流数值模式的设计与开发、可视化、数据分析等不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来自海洋一所的刘海行主任介绍:“借助基于英特尔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所提供的领先性能和统一编程模型,我们建立起三维、动态、实时、精准的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系统,以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加速海洋研究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近期我们也在至强融核计算平台得到很好的测试结果。”
而作为国内领先的基因组学产品与生命健康服务提供商,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田仕林也表示,新一代至强融核处理器为实现快速、准确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借助基于新一代至强融核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领先的性能和统一的编程模型,诺禾致源能够将基因组测序的时间缩短8.3倍,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基因测序的效率提升和应用拓展,推动精准医疗、靶向药物研发、个性化诊疗等医学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最广泛的云计算合作阵容
在云计算方面,英特尔并非后来者,毕竟英特尔架构一直“被”列为云平台的理想选择,甚至在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云,特别是公有云服务,都是基于英特尔的架构。
2010年,英特尔就支持ODCA(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组建并成为其中的技术顾问,与ODCA会员一起,结合现有的技术、产品与标准,以更精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期,英特尔推出了Cloud Builders项目与ODCA应对,并在半年之内推出了超过30个与云计算主流应用需求相关且成熟的解决方案。
2011年,facebook在英特尔的参与和支持下启动了开放计算项目(OCP),而BAT同年发起的天蝎计划,也选中英特尔作为惟一的技术顾问。
2013年,英特尔将“通过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重塑数据中心”,特别是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自己的创新策略,希望硬件透明化与软件定义的结合带来的更加智能、自动化的编排和管理能力能够提升云平台资源池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在确定SDI创新策略后,英特尔不仅加强了对软件定义存储和网络技术和产品的投入和推广,还强化了与相关生态系统软件圈伙伴的合作力度,例如启动旨在加速软件定义网络创新的Intel Network Builders计划。亚马逊AWS也在与英特尔深化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合作后,开始使用Intel Inside品牌来代言其服务的高品质。
创新的软件定义产品和技术只是构建云的基石,但在云计算起步较晚的区域,例如中国,缺乏相应基础设施的支持和足够的技术经验和能力对很多希望开发、测试和部署云方案的合作伙伴及用户来说,依然是一道短期内难以跨越的门槛,也制约了云计算更进一步的普及,为此,英特尔也在2013年创建了英特尔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CCIC),为这些伙伴和用户提供相关方案的测试,验证服务,还为相关项目的规划、部署、运维提供专业建议。
2015年5月,在见证了超融合技术在加速云部署,推进云实践方面的强大潜力后,英特尔开始携手相关软硬件厂商推广融合云解决方案,英特尔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与99Cloud、云巅、SmartX、云海麒麟等本土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了首批面向中国用户的融合云方案(多基于OpenStack架构)。
“为了与合作伙伴一同推进这类解决方案的落地进程,英特尔不但为合作伙伴们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技术支持,以帮助他们开发形态多样的融合云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为自由和丰富的选择,还借助英特尔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CCIC)的雄厚技术力量和平台,为他们的融合云方案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层面的测试及验证服务,以确保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融合云解决方案都有同样令人放心的品质和服务质量。” 2015年6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当时谈到基于英特尔架构的、与独立软件开发商及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融合云解决方案时表示谈到,为了加速融合云方案在市场上的普及和应用,英特尔还将为合作伙伴提供相配套的渠道推广支持。
为了发挥OpenStack潜力,加速云部署的努力也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进,2016年7月英特尔推出Cloud for All计划,其中就包括与OpenStack共同发明者及领先运营商Rackspace合作,共建拥有业界最大规模开发团队和开发者云的OpenStack混合云创新中心,将企业所需的技术特性充分整合到OpenStack源代码中并为其提供针对英特尔架构的优化,来满足全球范围内数以万计的全新云部署需求。
写在最后
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的产业当中,只有不断颠覆自己既有的习惯,才能保持不断进步。从整个IT产业的发展来看,目前所经历的颠覆式发展,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更大规模的整体提升,而对于传统优势企业来讲,转型缺失不易。与行业内其他的传统大厂商不同,英特尔显然更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强项,通过构建一个顺应未来的、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或许比盲目调整产品线、寻求业务模式的代偿要现实得多,而且对行业也更有价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