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CG的放出,引起了一阵轰动。这场轰动所带来的反思,其实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够经历早年间单机游戏的成功,如今迈入更高品质的阶段时,却迟迟没有一款真正能与国外产品相抗衡的作品问世:该游戏公司给予了中国本土玩家一个期望,玩家们也带着这个期望给出了相应的反馈。这种反馈,就如中国互联网极速发展领先于世界,中国也有足够能力来筛选外来影响一样。
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大消费人群的市场,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在不同周期、不同政策的催生下,产业结构或被动或主动地完成了扩张和调整,成绩斐然,至今已然形成了一条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最完整的产业链。
毋庸置疑的一点:中国经济的产业链巨大、长且相对完整。但放眼全球,世界虽然容易接受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国企业代表中国制造与贸易,但是还难以接受风靡全球的科技的消费品牌来自中国。中国虽然能够在产值上领先,却在利润方面上却遭受了打压。例如华为和苹果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苹果公司净利润为4095.26亿元人民币,华为控股净利润为593.43亿元人民币。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相关产业链与各行业中最强的国家相较,大而不强。
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状态是“因为买不到,所以自己制造”。彼时,中国一度遭遇外方势力的打压,为中方制造困境,中国却不愿妥协,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在生存危机下做出努力。这与我们今年面临的情形何其相似:华为、抖音的海外市场拓展受到了国际化的挑战,在这一条坎坷之路上,媒体以及网络环境中充满了斥责的声音。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许中国企业今天遇到的困境,为中国本土产业升级提供了一种外在的压力,让中国本土产业有更大的动力、更迅速地这次关键的产业升级。
最具挑战的时代
本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就如一部迅速蹿红的小说,作者拥有多年的写作经验,但迟迟没有知名的作品流传于世。不过努力没有付诸东流,在某一个节点中,一部作品红遍了大江南北人尽皆知。丁磊在27岁的时候,创建了网易,张朝阳34岁的时候才成立搜狐……距离互联网公司悉数成立并有所成就的阶段,只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
国内本身自带产业发展的最佳土壤,而正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产业互联网”的提及度也越来越高。如果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的互联网是解决信息传递效率和方式的问题,那么从2010年之后,解决的问题则是将技术嵌入到实体的世界中。
然而在2018年,全球经济在震荡中前行,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GDP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劳动力驱动型、资本驱动型逐渐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型。不过,据艾瑞咨询报告了解到,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仍然不足,GDP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
为什么中国产业互联网会与发达国家产生一定的距离?要知道发达国家都是工业革命的受益者,并且利用转型的机会迅速崛起并领先。例如德国一直以发的工业科技和完备的工业体系著称,在2013年4月提出了工业4.0计划,获得了西门子的全力支持。相对于德国,美国通用电气在2012年就提出产业设备应该和IT技术相融合,2013年,通用电气公司正式提出了工业物联网革命的概念。
而中国虽然是工业大国,却并不能被称之为工业强国,其中部分原因是产业互联网在国内仍处于C端的轻工业化。中国的重工业化,还有待提升,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只有44.8%,即使是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也只有39%,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所以纵观整个中国产业互联网,仍存在核心技术,工业设备不全以及产业链不全面等问题的存在,中国的工业也只能算是大而不强。据《2019年1-12月中国主要商品进口总值、数量》显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进口数量为4,692.1万台,金额为221.8亿元。
这个时代并不友好,产业互联网或许还暴漏了很多的问题,但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可以说,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发展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业制造环境,并非是赋能传统进而转型,而是如何构建新的全链式工业环境,不再依赖进口。不过,这个工业互联网又是一个友好的时代,因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产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核心技术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事实上,经历了40年的发展,国内本土已有足够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据人民日报报道,疫情防控期间,不少提供生活与生产性服务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迎来了发展契机,一些企业也积极加速自身供应链数据化,提升了整个产业互联网化的水平。这些技术性的应用,也对中国产业互联网提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工业品、高附加值服务有着一定的作用。当然也为中国产业互联网提供了新的竞争力。
以公认挑战最大的自动驾驶行业为例,五年前,自动驾驶成为了当时最受VC热捧的创业领域之一。2016年,国家层面就开始讨论路测规范,接着第一个宣布的是北京市。2017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文件如同平地一声雷,让年底的产业界振奋不已。
据了解,除了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外,一大批科技型初创企业也相继涌现,中国亦有各种商业落地的初创企业迎风而上。2019年,国内的自动驾驶行业融资34笔,涵盖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AI芯片、高精地图、数据服务、车联网和算法等自动驾驶的各个领域,融资额总计约为人民币100亿~110亿元。
此后,因为自动驾驶所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行业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同的企业厂商联合选择了开发。例如对下至用户,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也有全球最庞大的购车群体;对上,需要有足够丰富的供应链,从技术到材质、能源等。即使部分供应链需求来源于进口,但是最完善的供应链和最大的市场在同一地域,也会使得市场反馈和技术迭代的周期更短。
这也正是2015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能在中国异军突起的一大原因。
相较于正在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而言,中国也有足够的核心技术用以保证自身市场面向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例如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大方向上,比亚迪在2020年5月初投资10亿元的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IGBT在新能源领域中应用非常重要,能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电动车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核心指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抖音快手类的短视频从横空出现至今,爆款的核心算法技术是其最灵魂的价值。如果说,工业互联网能够为中国产业自主化
提供共理想环境,那么中国就是最具有发展高科技的优渥土壤,这也是中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重要机遇。但是现今中国仍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工业互联网时代刚刚到来,整个市场环境其实并不成熟,大量资本、人力的投入,也只是掌控市场的主导权,同时为了建立成熟的市场环境。
我们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开创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
游戏CG《黑神话:悟空》之所以能够掀起一波浪潮,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国游戏产业还未达到一定成熟度的阶段,鸣了一次锣。它在告诉人们:中国并非没有能力制作出能与世界知名游戏企业抗衡,只是因为整个游戏市场还未有足够完整的产业链。
从游戏产业放眼整个产业链结构,中国产业界的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低端加工,而是逐步面向高端产业专业,促进中国产业链向更高完整度、更高附加值跃迁。
这也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正在经历从一般商品贸易到服务贸易的进阶。一般商品贸易是生产制造的必然结果,服务贸易则是输出金融、技术与专利、咨询、软件等产品。打个简单的比方,在国际上,苹果、特斯拉等公司做的偏商品贸易,而Facebook、Google、高通等都属于后者,把技术与服务销往全球。
在中国,阿里巴巴、华为和字节跳动这三家公司,既代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典型变化,也代表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首先,阿里巴巴几乎打满全场,跨越了全周期。初期阿里巴巴(1688.com)提供原料、生产、加工一系列服务,代表了中国的化工、工业品、中间品;后来,淘宝、天猫代表了一般商品贸易;这几年蚂蚁金服、阿里云、平头哥芯片公司分别代表了金融服务、云服务、芯片技术服务等。
其次,华为目前所处的位置,一半代表了高附加值制造业,另一半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前者是华为销售的电子产品,后者是华为的自研芯片、5G等技术与软件、专利与服务等等。
最后,字节跳动就是完全的服务贸易。和Facebook、Google、Disney、Netflix的国际化一样,旗下的产品抖音在全球卖的100%不是实体商品。抖音变得和Facebook一样,输出文化娱乐,做广告相关的生意。这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
从阿里、华为、抖音的发展来看,国内的产业链在越来越多地朝高附加值的方向去。其中,服务业是高附加值的典型代表。和中国一、二、三产业的GDP占比一样,整个市场也在增加第三产业(即商品与服务)占比。
可以说,从1978到2020,中国产业结构的扩张与调整是一个不断提高附加值的过程。在“做大”的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也在做增值:除了承接越来越难的精密加工,中国制造还在高附加值加工的基础上,加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软件等其他服务。同时,在出口和进口的意愿和形态上,中国都在努力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在产业链价值爬坡的过程中,美国的模式是爬完就把价值较低的“甩给别人”,以致现在美国国内的产业主体几乎集中在了即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品、高附加值服务;中国则是在不断爬升的过程中相对完整地保留了整条轴线。这其中,当然有一部分原因与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有关,但是其带来了一个更重要的结果:中国实际上正在探索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且从目前来看,与原有的“经验”相比,虽然其充满坎坷,但是前途依然光明。
写在最后
新冠疫情、国际贸易地缘争端……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危机中,中国企业更多应该看到其中的机遇:除了要构建一个更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外,还要树立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更具有长期持续动力的产业发展观念,建立关注技术核心动力的共识,借助新基建、双循环等政策层面的助力,完成自身的业务转型、产业升级。
前途艰险,但一片光明。